靖江王十一陵在尧山西麓由南而北分成三个区域。南区以自永乐六年营建悼僖王陵始,序次有天顺二年营建的怀顺王陵、成化七年营建的庄简王陵、弘治二年营建的昭和王陵、正德十一年营建的端懿王陵、嘉靖四年营建的安肃王陵、隆庆六年营建的恭惠王陵、万历十年营建的康僖王陵和万历十八年营建的温裕王陵,诸陵之间间隔都在一里之内,错落分布,布局紧密。虽然各王陵的陵园朝向不一,但仍旧可以明显看出诸王是按同一兆域合族而葬的理念逐次入葬。其后万历四十年第十一任靖江王朱任晟及第十二任靖江王朱履祐分别另辟佳城,在靖江王诸陵北面营建宪定王陵和荣穆王陵。这后期的两座王陵的所处的地理环境并非文献所称“尧山之原”的平岗之中,而是选址在属于尧山山体的缓坡之上,各自营葬,互不关联。
靖江王陵各遗址现状
靖江王陵的各陵园遗址保存完整,建筑遗迹清晰可见。各陵规制完全相同,只是占地大小有所差异。最大的悼僖王陵占地315亩,此后逐渐缩小,最小的荣穆王陵占地仅6.9亩,体现了规制日益严格、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景象。从各陵遗址中可以看到,每个王陵前都有排列整齐的石作仪仗,这是靖江王陵不同于其他明代墓葬的显著特点。